很多首富之所以能成为首富乐红网,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着敏锐的嗅觉,还拥有着常人难有的决断力和内耐力。
10年前,他是国内一家不知名的小企业,面对全球500强企业兰柯抛出的溢价市场10倍的价格收购,他一口拒绝。
十年后,当初要收购他的企业500强反被他收购。
十年前,别人都不看好的汽车零部件赛道,他却果断的坚持,不断加大资金投入,让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有了另一个支撑的业务。
用他的话说:是你组织别人的资源达到自身发展的目的,还是你扮演一个被别人组织去达到别人目标的角色,只有成为产业链的资源组织者,才能成为利润分配者。
收购500强兰柯
中国有很多富豪企业家,虽然他们家财万贯、甚至做出了很多突出贡献,可却很少为人所熟知,而浙江的张道才便是其中一人。
中国商人有一个很好的特质,那就模仿,说的不好听是山寨。
可如果能从模仿中走出属于自己的路,那就是创新,张道才便是这样一个人。
在上世纪90年代,空调整体零部件全面国产化,张道才的三花企业便面准的四通换向阀,当时国内市场的这一产品基本全部靠进口,而改产品的原理性专利又恰好过期,无疑是国内企业跟进生产、创业的好时期。
1995年,三花面向市场投放四通换向阀产品,年产能达到30万套。
而彼时全球能生产四通换向阀最齐全的是全球500强企业兰柯,它是所有企业中品种最全、专利最多,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最高,检测能力最强的企业,在30吨以上的产品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,对于60冷吨以上的产品更是有着绝对的垄断权。
可三花四通换向阀的投放市场乐红网,尽管年产只有30万套,也触动了兰柯的利益,打破兰柯对市场的垄断。
于是,兰柯的总裁直接带人找到张道才,想要用溢于市场价10倍的价格收购三花。
如果是一般人,面对如此大的诱惑,或许就折服了,毕竟这么大一笔财富,跟未知的市场相比,还是钱来的最实在。
可张道才却拒绝了。
张道才十分看好制冷空调自控元器件领域中的巨大市场机遇,再加上三花的研发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,他根本不怕产品没市场。
而且中国企业有一个优势,人才成本比较低,这对张道才的企业发展提供了便利。
此后三花四通换向阀生产规模快速扩大,以成本优势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。
在三花低成本高质量的竞争下,兰柯逐渐失去了低端和中端市场,并失去全球控制地位。
2004年,兰柯关闭美国的生产工厂。
2006年,兰柯又关闭了在日本的生产基地,转移到中国常州生产。
兰柯在节节败退,而三花却在快速扩大。
2006年,三花的四通转向阀已经达到2500万套,占全球市场的50%,销售量连续3年稳居世界第一。
2007乐红网,三花收购兰柯,促成三花四通阀的全球业务,至此,三花在截止阀和四通阀上形成寡头垄断,具备了较强的议价能力。
三花从一个模仿者,到一个超越者,最终形成一个寡头垄断,三花的业绩不断攀升,张道才的身价也水涨船高,一度成为绍兴首富。
截止到2025年3月,张道才以315亿的身家位列胡润全球富豪榜第827位。
但张道才并没有因为在空调零件上的成就而止步不前。
超前10年豪赌特斯拉
2008年,张道才就拜访了汽车零部件老大哥鲁冠球。
当时鲁冠球给他的建议是入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。
可那时候,新能源车还是一个概念,汽油车还在热卖,到底该布局哪个行业?
张道才在了解一番后做出决定,布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,可当时的董事局都不赞同。
面对质疑,张道才并没有退缩,反而大手一挥,给研发部投了10亿,让他们一定研发出适合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。
过程虽然一波三折,但三花还是高出了一定的东西。
但张道才认为,未来要想跟车商有一定的联系,一定要研发出系统性革新的东西。
2015年,经过8年的研发,三花终于开始量产电子膨胀阀,甚至其竞争对手也竞相购买。
而三花的热泵系统路线也成为行业主流。
更为重要的是,特斯拉找上了三花,并提出对未来车型的具体要求。
三花并没有因为没有而拒绝,反而从零开始摸索,搭建生产线、设计采购打样测试,完美的成交了特斯拉要要求的零部件。
这成为三花成功拿下特斯拉的敲门砖。
有了这一成功案例,三花轻而易举的拿下比亚迪,之后有更多的车企加入其中。
张道才从一个空调制冷零部件,成功入局汽车零部件,让三花在未来十年的发展中有了更长远的生命线。
结语
如今的张道才,不仅在空调零部件市场中有这绝对的市场,更是成功进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市场。
在张道才的身上,我们看到了一个成功企业家所具体的素质:有眼光、有战略,能坚持,能坚守,这才换来如今企业更长远的发展。
可即使张道才做的如此优秀,他本人却很低调,甚至很少出现在镜头前。
或许这就是有实力企业家的低调。
对于张道才乐红网,你还知道他的哪些创业故事呢?
易融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